对我校教育研究中两个问题的思考

  • 2008年12月19日 14:22
  • 点击:[]

一、关于课题研究

目前,我校的课题研究中,有教师发展研究2项,职业教育研究7项。在职业教育研究中,关于课改研究或与课改相关的课题共4项,占主导地位。20089月至12月,为配合3则常州市级课题的中期评估验收,我校先后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校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二是市级课题研究情况专家点评,三是学校主要课题的课题组长会议,四是市级课题支撑论文与结题报告写作指导,五是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术团体推荐教育教学论文。这些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三则市级课题已经完成了中期评估。从研究的进度看,大多数课题小组都能按照计划有序开展研究工作;从研究的质量看,有些研究小组还能结合研究目标大胆进行课程改革的设计、规划和实践,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青年教师说课)的质量与以往相比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吴英、王晓刚、陈刚等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有很强的课程改革意识,同时,他们还写出了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支撑论文,成为我校课题研究的先行者。

但是,我校教育研究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教育科研工作可谓任重道远。下面结合说课和课题研究两个方面说几点改进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加强课题的规划

几年来,虽然我校的研究课题已经达到一定数量,但是明显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我校的研究课题,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指向学校办学特色与目标、示范专业创建和课程建设的研究;2、指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研究;3、指向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研究;4、指向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研究,指向教师教育与管理,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具体规划,还要根据各专业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进行,比如,为促进幼儿保育的专业建设,至少应该配套规划《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幼儿保育专业技能实践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研究》这两则课题。

(二)加强课题的设计

1、加强选题研究。选题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选课题。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实践中的存在问题,实践中如何引进他人先进经验,都是最重要的选题。

我们还要重视对课题名称的论证。好的题目,一般能反映出研究课题价值大、研究点明确、研究角度新颖的特点,比如健美操活动促进职业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探索研究》,这个题目就选得比较好。因为我校的健美操运动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其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做法,这是其一;该课题着力研究如何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是其二;这个课题还提出健美操运动的校本课程建设,这是对于整个职业高中来说这都是很有创意的工作。

2、加强开题论证。这里,主要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做简单说明:本部分最为重要,要扣准题目,分解力求具有系统性、可行性和现实针对性。

方法一:根据“研究背景”中的存在问题,归纳研究问题。这种分解方法的优点是研究问题针对性强,但容易出现课题分解的体系性不够,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我校吴英老师的研究课题,就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分解的。

方法二: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分解。

案例:《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研究》关于研究内容的分解(徐惠仁)

(一)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目标的研究。

(二)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l、课堂教学中增强语言实践环节,加强英语听说训练的研究。

2、优化英语课外练习,增加课外英语实践活动的研究。

3、创设良好英语学习校园环境氛围的研究。

4、加强英语听说活动观察评价的研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分解思路清晰,内容全面。但研究问题缺乏现实针对性、问题过于宽泛、无研究切入点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所以,一般不宜完全套用。

方法三:根据教育学问题分解的思路。这种方法,在研究生论文中很常见。透视问题的从本质属性、特征、相关机制与要素的分析(比如将“教学”分解为:教师、学生、课程)等研究点展开,还可以继续进行第二级指标的分解,比如对“教学”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结构与过程、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这类分解法的优点是体系性很强,但容易造成研究点过于繁琐,所以,还要针对实际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删选。

方法四:根据心理学问题分解的思路。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是针对研究问题中的主要概念,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进行问题分类,三是回答在教学中实践操作的步骤与方法。

(三)加强研究过程

1、准备要充分。准备工作主要是指选择课题,举行开题论证,在此基础上完善课题设计,建立研究组织。搞研究课题既不是搞大生产运动,也不是拍脑袋凭想象,既然申报一个课题,就必须具备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新颖性,大学教授对开题工作都十分重视,每次开题都要请同行知名专家到场研讨,即使是个很小的课题都是如此。在这个场合,他需要听各种建议,其中包括选题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意见。我们的课题,这方面做的不够,今后,要加强,作为教务部门,对新开的教学研究课题,我们一般要组织开题论证,尽可能到有关的大学走一走,听一听,学一学,以便掌握和接纳同类研究课题的成果,选准自己的研究方向、目标,弄清每个阶段自己开展研究的步骤、方法,否则就会走不必要的弯路,影响研究的效益,乃至影响研究者的信心。

2、学习要深入。现在,在校园网上,每个课题组都有“相关文献资料”这个栏目,可惜做的太草率,别人一看这个栏目里的文章或者著作名称,就能知道我们几乎不了解、也没掌握前人的成果信息,我们几乎不知道该研究问题前人研究了多少,得出了哪些结果,取得什么进展,可见,科研信息资料的掌握,不是一个过过场的事情,它是一个复杂问题,是凭我们的能力和阅历都难以搞得清的问题,这种问题,我们得咨询相关的专家才行。这样才能获得丰富的基础性资料,然后综合起来,通过文献综述反映出来,文献综述报告要回答我们当前要研究课题的概念如何认识,归纳同类课题他人研究过的内容、研究的方法、采用的策略和取得的成效等等问题。然后,组长将这份报告以成果发布给每一位组员。这种报告,以前卢春燕老师就做过。第二,现在的研究设计里都有调查的字样,问卷设计或者访谈提纲质量怎样呢,经过论证没有呢?如果问卷和检测试卷都有问题,抽样调查的编排又有问题,我们干嘛急着去做什么调查和测试呢?我们要多斟酌,然后再去做。否则,研究结题报告中的一些调查数据就经不起推敲。第三,对于各个阶段的实施计划,其实只是笼统的工作罗列,其中没有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的目标,没有制定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更没有研究的步骤设计,课题组成员看了,就一头雾水,不知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以上三项工作,如果有什么缺点,与课题组长不深入学习有关,同时也是我们教务处的配合与服务工作不够到位所致。

3、支撑要充实。

教育科研的成果主要是反映在研究报告上的,但许多研究报告没有被承认,为什么?

这里,先回答一个支撑论文的问题。过去,曾有个校长问我 “我们学校的课题,资料很多,别人有的我们都有,但为什么只是在区里评到一个三等奖”,后来我去看了,资料确实厚厚的,整整38本,我的内心话没有好意思告诉他:“这个三等奖也是照顾你的。”,为什么?主要还是对教育研究方法一知半解。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关于他的成果说明,一共才80字,这个实例对我们当前的课题研究也有借鉴意义,课题研究的成效不在于文章的篇数、文章的字数多少。搞研究,不是搞政治运动,也不是大生产,只要拼命干就好了。遇到这种情况,先去检查支撑论文的质量。支撑论文的质量,要看是否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有没有解决问题的独到实践方法,如果只是借鉴应用别人的方法,那就得看有没有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如果,都没有,就谈不是支撑论文了。比如我校吴英老师的课题《关于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与指导”中实施“做中学”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三方面:1、“幼儿园课程设计与指导”学科教材的选择、组合和使用。2、形成有助于提高幼师生教学技能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3、建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做中学”的评价体系。这些研究的内容,也就是研究支撑论文的题目范围,对于每个题目,都要回答清楚这么几个问题(以上述的“提高幼师生教学技能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为例):首先,陈述当前专业理论课程的一般教学现状(什么问题);其次,进行现状分析(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第三,提出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教学步骤(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第四,研究的感悟和成效如何(结果怎样)。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

正常的途径,就是围绕研究目标、依据实施方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基层的老师,要想通过课题研究出思想,不大现实,但通过研究解决一点问题,寻找研究突破,建立学术研究的信心,是可能的。举例。

现在三个市级课题,其研究的水平,属于学校第一流的。但不要忙于结题,看看我们的课题中期报告,都有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策略和成效分析。但是,这些成效是如何是取得的呢,没有令人信服的资料可以反映,有的数据、一些结论是否只是归纳和演绎而得出的?所以,在策略与成效之间,我们还缺少最必要的支撑。我们要搞行动研究,把纸上写的那些策略体现到教案中、课堂中去,我们要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哪怕是几次的观察记录,有对几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跟踪检测、分析,有了这样的资料,我们的支撑论文才可能写充实:这些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成果,我们的研究才会有信心,否则,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策略与实施”、“成效分析”就成为一纸空文。这些材料不仅是课题研究,也是我们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中最重要的内涵积淀。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要围绕研究内容,在一段时间内抓住一个研究点,积累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观察记录、成绩检测、反思笔记等第一手资料,然后及时提升总结,写好“教学如何体现理实一体化”这篇文章。

二、关于学校青年教师说课活动的思考

20081212日,我校进行了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活动。教导主任陆怀英活动后说,总体上看,今年青年教师说课(教学设计)的质量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教育研究的角度看,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包含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法学法介绍、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教学评价、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结构比较完整。

为了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活动后,我请该活动优胜者王晓刚、胡敏明老师将自己的说课稿进行了整理加工,并在校刊《教师进修》刊登出来,供大家参阅。下面就结合这次活动,说几个存在问题,供大家讨论。

1、关于教材分析。首先要简短交代教材的出处,比如该教材出自哪个专业、年级、第几册第几章节,教材内容是什么。接着再简要进行教材分析:剖析教材的内容、结构、特点、教材地位和作用。

在这次的说课中,有好多老师说到教材“地位、作用”,这确实是不可以缺失的部分,尤其是对于理科教学的说课。但我们对教材“地位”、“作用”的概念不大清楚,将教材的地位、作用理解为该学科的作用。比如,对教材“动物简笔画”,说课者将教材地位和作用说成这个教材的学习如何有利于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就不对了。因为这里的教材地位,指的是该教材在整个学科、本册教材中的“地”理“位”置,要说的是在此之前学生学的是什么内容,其中包含的知识、技能是什么,之后要学什么,其中的知识、技能又是什么,然后阐述本教材与教材前后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教材地位的表述方式,最好是采用图表来来呈现——台湾的小学数学老师每人都发到一本教案,教案上,每节课的教材地位图表都是整整一页。

2、关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如何表述,近年来是有争议的,这里不做讨论。我们还是先对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的概念,有个界定。知识目标,一般指的是教学后要理解的概念、规则(法则)、要熟读记忆的段落;本人认为,某一节课是不可能培养个体的某种能力的,因为我认为,能力就是自动化的技能,是个体在大量的变式技能实践之后形成的自动化技能。所以表述能力目标,其实就是表述技能目标。当然,这个说法没有学术权威性,只是为了便于制定教学目标而这么界定的。基于上述的考虑,在制定能力目标时,我不主张将某节课的能力目标表述成“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而主张学习王晓刚老师的方法:学生能应用某知识解决某问题的行为表现或反映。我们可以参阅一下他是如何制定能力目标的,从而举一反三。也就是说能力目标,乃至所有教学目标,都是必须可以观察和检测的,都必须反映学习而直接引起的行为变化。情意目标的达成,也是伴随知识、能力目标达成的同时而发生的,也就是说,一堂课中的三维目标其实是同步达成的,不可以割裂的。

3、关于教学过程。在本次的说课中,大家曾问到教学过程要不要展开的问题。我认为这是肯定的。这次的说课,其实就是说课前的教学设计。所以,这个部分是说课稿中最需要展开的部分。可惜,有些上课优秀的老师,因为忽视了这个问题,这个部分写的很粗略,除了设计意图,就只有几十字,给说课成绩带来影响。


上一条:教育硕士教育科学方法
下一条:关于在校园网上传课题资料的通知

关闭